理財中國2019-06-14 22:37:48
點擊藍字,一鍵關注
來了,坐吧,我是二小姐
我們一起聊聊賺錢那些事兒
一
朋友圈裏今天有人轉發眾籌。
點進去,看見需要籌集40萬,可到目前為止只籌到了3萬多塊。
雖素不相識,但也盡了自己一份心意。
這不是第一次在眾籌捐錢了。
但記憶最深刻的是,勸我身體不好的遠方親戚買份保險,以防萬一時。
被懟説保險都是騙錢的,不管用,結果最後生病眾籌。
確實,有一小部分的朋友提到保險就會覺得是騙人的,不管用。
其實,保險也覺得自己很委屈,我白紙黑字的在那裏寫着,怎麼就騙人了。
慢慢地發現,有這種想法的不是被保險代理人忽悠過,就是在購買時沒有仔細的閲讀保險合同。
遇到事情發現無法理賠,就會覺得保險都是騙人的。
比如前不久,一女士買了某洋的分紅型保險,沒有仔細看合同,結果最後發現根本不是代理人承諾的那樣。
為了避免更多的朋友,因為不會看合同被騙。
所以,今天就專門來説一下保險合同的正確打開方式。
二
保險合同分為兩種形式,電子和紙質的。
線上投保成功後,他們會以郵件的形式發送到預留的郵箱或者拿着單號去公司官網下載。
而線下的投保則是保險代理人將合同轉交到客户的手中。
雖然一個是電子,一個是紙質,但合同法有規定它們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保險合同裏面是包括保險單、保險條款、所附的投保書、其他與保險合同有關的投保文件、 合法有效的聲明、批註及其他書面協議。
如果讓從來沒有了解過保險的我們突然明白這些,確實是挺讓人頭大的。
不過幸好它們是有重點的,把最關鍵的地方搞懂了,保險合同自然也就能夠弄清楚了。
保險責任
我們買保險,最關注的就是保險責任了。
它主要負責的是這份保險保障了什麼內容。
平常聽別人把這份保險的保障內容説的再好,價格多麼優惠都不一定是非常客觀的。
所有的保障都是由保險責任來決定的。
責任免除
除了要看保障什麼,我們也需要關注什麼不保。
責任免除,就是保險公司不承擔或者少承擔賠償的責任條款。
保險公司拒賠的理由,大多是寫在保險條款上的。
保險金的申請
申請保險金不是患了重疾就可以申請到理賠的,必須達到某種狀態才可以。
朋友的父親之前就吃過這樣的虧,他給他的父親投保了一份重疾險,他父親做了一個冠狀動脈的支架手術,到保險公司申請理賠的時候,保險公司拒絕理賠。
原因是必須做開胸的這種心臟搭橋手術才給賠,沒辦法最後費用只能自理。
所以,這幾方面的內容大家是一定要仔細看清的。
三
保障的內容是清楚了,它還有幾個時間點也是我們不可忽略的。
猶豫期
簽訂了保險的合同以後,會給我們一段反悔的時間,也就是大家經常説的猶豫期。
如果在猶豫期內的話,我們是可以申請無條件退保的,不會造成損失,最多會收取幾十塊的合同成本。
但超出猶豫期,就會給我們的經濟帶來一定的損失。
如果買了保險以後,覺得自己後悔了,就趕緊抓住這個時機。
等待期
保險都會有一個等待期,也叫觀察期。
大部分都是180天,有的產品則是90天。
這就意味着在觀察期內,發生重疾需要的醫療費用或收入損失,保險公司是不承擔的。
只有過了等待期,這份合同才會生效。
不過,並不是所有的險種的都是這樣,像意外險一般第二天就按開始生效了。
寬限期
在長期險中,都會有一個寬限期。
也就是説在約定的繳費時間,忘記繳費,會有60天的寬限時間,在此期間合同不會失效。
這對於不按時續交保費的朋友來説也是比較人性化,不會因為自己忘性大讓保單失效。
其實看懂一份保險,根本沒有想象中的那麼難。
花了錢和自己切身利益相關的,我們都應該搞清楚。
別因為不瞭解,錯失防範武器。
在明天和意外不知道哪個先來的情況下,有了保險也能讓我們安心不少。
況且,保險這玩意也解決了不少人看大病錢不夠的難題呀。
所以,就像感冒藥一樣,還是備着好。
畢竟不求別的,只圖安心。
PS:關於保險合同該怎麼看,大家重點要知道的,就説這麼多了,還有不懂的,可以加助理的微信zhulimin305諮詢。
朋友會在“發現-看一看”看到你“在看”的內容